集齐七把钥匙,打开互联网世界的安全核心之门”,这个小说化的情节确实发生在ICANN的身上。这个组织管理着全球网络域名和地址分配,它的正常运行意味着互联网的繁荣,它的停摆则意味着互联网的崩塌。如果有一个人能对 ICANN 施加特别的影响——比如美国政府——则意味着他拥有虚拟世界至高无上的权力。

就在昨天,美国商务部下属的通讯和信息管理局(NTIA)宣布,将在 2015 年正式放弃对 ICANN 的管控,使其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的、国际化的组织。不过前提是,ICANN 需要在此之前建立一套多方参与的、新的全球治理模式。如果这一承诺得以落实,美国政府将终止其自 1999 年以来的全球域名“大管家”地位。这 15 年来,互联网从硅谷走向世界,从政府、高校走向平民大众,从一个让生活锦上添花的玩物,变成了我们的生活本身。美国政府在其间功过几何让人难以评述,但至少在部分人看来,它对全球互联网的贡献就好像路易十四一样——专制、权力巨大,但是足够开明。

ICANN 的前身是IANA(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),该组织由Jon Postel和他的朋友们在 1988 年所创建。Postel 来自南加州大学,他蓄着大把胡须、带着老式蛤蟆镜,脾气倔强但也有着坚定的平等思想。他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功绩,除 IANA 外就是曾经发明了 SMTP、FTP、UDP 等一系列网络通讯协议。这些协议从 Postel 的时代一直使用至今,几十年不间断地服务着世界。

虽然 IANA 的创立得益于美国政府的资助,但在 Postel 等人的争取下,政府方面给出了“不干预”的承诺,这使得 IANA 在 90 年代中期之前一直运转良好。不过在那之后,情况渐渐有了变化,当互联网越来越商业化且越来越受到美国政府的注意,Postel 感到最初平等、开放的环境受到了威胁。最直接的例证是,Network Solutions(NSI) 公司向美国政府拿到了.COM .ORG .NET 三个顶级域名的独家代理权,并从域名买卖中获取到高额利润(仅 98 年到 99 年一年多就收入两亿美元)。域名开始由公共服务变成了私人的利源,权力和金钱开始向个别人集中。

Postel 等人决定反击,最初的一步是起草《通用顶级域名谅解备忘录》(简称 gTLD-MoU),借由 NGO 组织 Internet Society 之力反对 NSI 对于域名分配权的垄断。但由于种种原因,该草案当时并未得到实施。

接着,在 1998 年 1 月 28 日——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——Postel 写下了一封秘密邮件,发给在南加州大学管理域名服务器的朋友们。南加大当时共有 8 台域名服务器,占了全世界域名服务器的三分之二,剩下 4 台则掌握在美国政府手里。Postel 的目的是,通过将这 8 台服务器的主机变更为自己的电脑,将当时的互联网一分为二,借此向美国政府证明:他们不应该,也不可能成为互联网世界绝对的权威!

当然故事的结局我们已经知道,Postel 的努力没有奏效。在美国政府的“劝说”下,这项危险的行动在一周内被终止,事件本身则对外宣称是一场“实验”。在这“实验”之后的第 9 个月,Postel 心脏病发,永远离开了我们。随后 IANA 被美国政府接管并整合为 ICANN。

不过,这个故事还有后续:

在 Postel 去世 9 年后,也就是 2007 年,小布什政府启动“棱镜计划”,开始实施网络监听;

再过 6 年,斯诺登揭发美政府监听行为,开始流亡生活;当年十月,在乌拉圭举行的世界互联网管理峰会上,包括 ICANN 在内的众多互联网组织呼吁与美国政府结束关系;

而在昨天,美国政府终于宣布将于 2015 年给予 ICANN“解放”。

2015 年。。。。。。

[36氪原创文章,作者: 沈超]

  哈尔滨品用软件有限公司致力于为哈尔滨的中小企业制作大气、美观的优秀网站,并且能够搭建符合百度排名规范的网站基底,使您的网站无需额外费用,即可稳步提升排名至首页。欢迎体验最佳的哈尔滨网站建设